黃柏勳
1981 出生於台灣高雄
學歷
2007 國立臺南大學美術系碩士班畢業
個展
2010「既豐富又寂寞」金車文藝中心台北館, 台北
2009「冷靜與熱情之間─張友鷦&黃柏勳雙個展」華山創意文化園區, 台北
2007「錯置─黃柏勳個展」屏東教育大學藝文中心, 屏東
2006「交界─黃柏勳個展」慶中藝術特區第二空間, 台南
展覽精選
2011「南方新勢力─數位時代的記憶與繪畫」當代一畫廊, 台北
「新台灣壁畫隊下鄉計畫」橋頭白樹里, 高雄
「第10屆藝術家博覽會」高雄駁二藝術特區 /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視覺藝術
協會, 高雄
「玩物勵志─六人聯展」臻品藝術中心, 台中
2010「新台灣壁畫隊─蓋白屋計畫」橋頭藝術村, 高雄
「索卡好樣‧搖木馬─台灣青年藝術家聯展」索卡藝術中心, 台南, 台北
「幸福年代─春神來了」觀想藝術中心, 台北
---------------------
學歷
2007 國立臺南大學美術系碩士班畢業
個展
2010「既豐富又寂寞」金車文藝中心台北館, 台北
2009「冷靜與熱情之間─張友鷦&黃柏勳雙個展」華山創意文化園區, 台北
2007「錯置─黃柏勳個展」屏東教育大學藝文中心, 屏東
2006「交界─黃柏勳個展」慶中藝術特區第二空間, 台南
展覽精選
2011「南方新勢力─數位時代的記憶與繪畫」當代一畫廊, 台北
「新台灣壁畫隊下鄉計畫」橋頭白樹里, 高雄
「第10屆藝術家博覽會」高雄駁二藝術特區 /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視覺藝術
協會, 高雄
「玩物勵志─六人聯展」臻品藝術中心, 台中
2010「新台灣壁畫隊─蓋白屋計畫」橋頭藝術村, 高雄
「索卡好樣‧搖木馬─台灣青年藝術家聯展」索卡藝術中心, 台南, 台北
「幸福年代─春神來了」觀想藝術中心, 台北
---------------------
黃柏勳的創作重新有兩大方向,
一方面藉由壓克力顏料的質感,表現它有別於其他創作媒材的獨特性質,
探索其表現性與各種可能;
另方面思索當創作者進入一個源自現實,
卻有別於現實的虛擬時空所形成的各種陌生圖像。
前者涉及物質質地的開拓與擴張;
後者涉及拆解、重組、混搭、拼貼和擬造各種不定型形象。
這兩個重心都指向創作者關注與環繞的生活範圍。
--------------------
他的作品採取精緻的描繪, 這種方式讓所有的元素和符號都更為鮮明,
有別於大部分的非具象繪畫通常傾向自由奔放的筆調、隨性的線條或用色
這些 清晰圖像看起來都似曾相識,像花草、果實或植物,也像海底生物或風景,
又像只存在於幻覺或夢境的想像世界。
看起來彷彿 有個類似寫實繪畫的邏輯,
但仔細去瞧卻又沒有那麼完整的系統性,甚至還有點無厘頭。
除了描繪,還有壓印,轉印、點, 渲染、滴流、貼膠帶、磨和多種半自動性技法
都是黃柏勳擅長表現法。
而那麼多的動作混搭,產生了一種新的視覺效果,
他將最精采的事物融入在畫裡,
並用漸層與環狀的圖塊拼湊在畫面上,
營造了一種繪畫圖像以外的新空間。
他將最精采的事物融入在畫裡,
並用漸層與環狀的圖塊拼湊在畫面上,
營造了一種繪畫圖像以外的新空間。
----------------
它的作品風格"繽紛豐富,多元並置",
我覺得它的作品就像一個小世界,就整體視覺畫面而言非常協調,
但若我們仔細端倪每個小元素,他們又是獨立的。
而小元素的集合會讓畫面有矛盾衝突的感覺,
它的作品風格"繽紛豐富,多元並置",
我覺得它的作品就像一個小世界,就整體視覺畫面而言非常協調,
但若我們仔細端倪每個小元素,他們又是獨立的。
而小元素的集合會讓畫面有矛盾衝突的感覺,
但因為它的用色而讓觀者覺得整體並無違和感。
----------------
它的創作階段可分為
大學專注於板印時期:
或是
研究所期間鑽研各種材質的混搭、擬造和開拓
插畫和平面設計曾經是它的經濟來源,
在這個期間他將平面設計軟體以及色彩學、平塗法和線性媒材做了許多實驗和嘗試。
在這個期間他將平面設計軟體以及色彩學、平塗法和線性媒材做了許多實驗和嘗試。
由於各種身分扮演的轉換,和居住環境 與身邊朋友不停的改變也讓生活變得豐富多元
對於創作,黃柏懷只是喜歡將這些溫柔、繽紛的、華美的豐富圖像做結合與想像,
並且在這樣的過程感到愉悅和快樂,
也希望能將創作狀態裡的心情 或生活中接觸到的故事以圖像表現的方式分享給觀者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作品介紹:
他在二OO九年至二O一O年之間發表的三次個展,都與「豐富」的主題息息相關。
這是最近五年來透過媒材的特質,關於釐清現實與虛擬幻覺之間的創作思考。
壓克力顏料是他主要創作媒材,將其乾燥後有如塑膠薄膜的質感發揮得淋漓盡致,
甚至為了彰顯它不同於油性材料的溫潤厚實,
刻意將圖像符號表現光滑平整,甚至出現接近對比色的反光,
就像只有3D動畫片或向量電腦繪圖作品裡才會出現的漸層肌理,
強調平滑流暢與輕薄光澤的特質。
刻意控制每個小符號的明度和彩度變化,製造某種難以言喻的奇幻光澤。
在留有水漬的空洞圖案之上再覆蓋一層新的圖案,
營造類似錯置拼貼的效果,拉扯畫面的協調感。
<如果沒有形容詞,我該如何形容我的存在>
這件作品出現了很多類似花、植物或海底生物的圖像。
作品題目,就成了他對觀者的反問。
他想,他唯一能講給觀者聽的,大概就只剩創作時的心得、步驟或者那陣子的生活裡所發生的各種瑣事。
而真正想表達的意思,並非能夠用簡短的話將整個計畫到製作過程都一一具體描述.
--------------------
<'浪漫寧靜宇宙>
<空島>
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以驚人的速度蔓延在我們的日常生活,
它幫我們建立了一個新的、隨身的虛擬空間。
由其在公共場所,它讓每個人變成孤島,或者說虛擬 漂浮的《空島》,
空島裡面繽紛華美、自給自足、自己圓滿。
如果這個智慧型電子產品的背面如果刻上蘋果標誌,甚至能給人一份小小的優越感,
只要躲進螢幕 顯示得畫面裡,就能很確實地幫我們躲掉與陌生人四目相對的尷尬;
取代而來的是整個空間瀰漫著一股凝滯不動氣氛的新尷尬。
這些忙著自轉的空島 ,體現的不是現代人極端忙碌的生活步調,
而是極端寂寞卻不敢跨越寂寞的疏離。
<微笑爆炸>
作者一直希望用一種更開心、愉悅的方式,來製造這種力量,
並強調對這個世界的關心, 還有愛與和平。
<只能給你無盡的愛>
如果在生活中,迎面而來的現實撞擊過於強大,
甚至讓每個人逐漸變成自己運作的孤島。
那麼創作應該能以更溫柔的姿態、更豐富的想像和更多的微笑和愛來彌 補。
---------------
近來,他所關注的創作重心,逐漸從非形象的繪畫逐漸轉往非具象或超現實形式的方向表現,帶給觀者某種似曾相識的印象。
這些創作元素來自日常生活、想像空間、動植物、感官與視覺等等各種經歷和體驗的相互交疊、錯置和重構,超脫常理卻又計畫縝密。
每當開始創作,由畫筆和顏料所組成的時光機,就開始穿越時空和界線,把他帶往一個神祕卻詩意的未知國度。
就像在一個令人迷戀的夜空下,建立一個巨大、神祕且豐富的異境。
異境中各式的元素混搭拼貼、解構重組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